做爱自拍

解构与重构:医学课程整合与评价工作坊破解教育实践密码 ——基础医学 “101 计划” 研讨会教学工作坊深耕育人路径
发布日期:2025-08-01   作者:党政办  浏览数:10

8 月 1 日,2025 年教育部基础医学“101 计划”教师发展研讨会进入第三天,做爱自拍“一带一路”国际教育中心 207 会议室里,一场聚焦“医学课程整合与评价”的教学工作坊活动热烈开展。来自全国的基础医学教育专家、一线教师齐聚,以分组研讨的形式,围绕课程整合“为什么做、如何做、如何评”深度交流,碰撞智慧火花。

  专题报告启思:锚定课程整合方向

上午,南京医科大学袁栎教授主持了专题会议,上海交通大学顾鸣敏教授、南京医科大学高兴亚教授、四川大学沈百荣教授,分别围绕《基础医学核心实践与创新研究》课程建设、《医学中的理工信》课程群构建、Biobank 翻译与《医学数据采集与分析》课程开发作报告,为课程整合提供多元思路,也为后续工作坊研讨埋下伏笔。

工作坊实战:六组共探课程整合密码

12:10,教学工作坊正式启动,北京大学王韵教授主持。她以 15 分钟小讲座开篇,梳理课程整合的核心逻辑与实践要点。随后,参会教师迅速分为六组,围绕三个关键情境展开头脑风暴:

情境一:“为什么做课程整合?”

面对“某医科大学拟开展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改革,作为系主任如何调研可行性” 的命题,各组从人才培养需求、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切入。有的组结合“新时代基础医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”时间轴,强调课程整合对突破传统教学局限、契合“新途径”“新时代”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;有的组援引不同院校基础医学专业学分学时对比数据,说明整合课程可优化教学资源、提升培养效率,让“为什么做”的答案更具说服力。

情境二:“如何推进课程整合?”

当聚焦“学院启动整合课程改革的优势、挑战与开发路径”,各组火力全开。有的组依托“基础医学 + X”跨学科整合课程体系,阐述理工信融入医学课程的创新模式,分享“从学科中心到跨学科整合”的实践经验;也有的组活用课程开发六步法,拆解整合流程,分析改革中师资协同、资源调配等挑战,提出建立虚拟教研室、开展教师培训等应对策略,让“如何做”的路径清晰可循。

情境三:“怎样评价课程整合?”

针对“整合课程实施一年后,作为课程负责人如何评价成效”,各组从教学目标达成、学生能力提升、教学资源优化等维度出发。有的组借鉴北京大学基础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理念,强调评价要关注“创新/拔尖人才培养体系”是否落地;有的组结合教学实践,提出从课程整合对学生科研思维、临床应用能力的影响入手,设计多维度评价指标,让“如何评”的标准更具实操性。

每组研讨后,经推选的汇报人上台分享成果,王韵教授及指导教师逐一点评,既肯定创新思路,也补全实践细节,让研讨成果进一步沉淀。

总结展望:以整合之力,筑人才之基

做爱自拍 党委书记张青表示:“此次教学工作坊,打破了单向授课模式,以情境化、协作式研讨,推动教师从‘聆听者’变为‘共创者’”。六组教师在思维碰撞中,沉淀课程整合的经验与策略,为基础医学教育改革提供鲜活实践样本。

做爱自拍-自拍做爱视频 将持续吸收工作坊成果,在基础医学课程改革中探索实践,携手全国同仁,以课程整合为支点,撬动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,为 “101 计划” 落地、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教育动能。

图文:于秀石、单莉娅

初审:陈雪玲

复审:查鑫宇、国慧

终审:雷建鹏